《藝術家的生涯》
為年輕觀眾製作的濃縮版歌劇
作曲:普契尼 | 文本:依里卡 & 賈高沙
2/4, 11AM & 3PM
3/4, 3PM
團體票只供中學訂購。
按此訂票。
節目長約一小時十五分鐘,不設中場休息
意大利文演唱 (廣東話解說),附中英文字幕

《藝術家的生涯》是意大利歌劇大師浦契尼 (Giacomo Puccini 1858-1924) 的頂峰傑作,也是歷來世界各大歌劇院最多演出和最受歡迎的作品。導演盧景文把全劇最精彩的十一段優美樂曲,重新編寫成動人心弦的歌唱場景。穿插在這些場景之間,由演員扮演的原著小說作者亨利‧穆傑 (Henri Murger 1822-1861),將以身歷其境的觀察者身份,親自向觀眾講述這感人肺腑的愛情故事。劇情描寫巴黎拉丁區內一群藝術家們生活在貧窮邊沿掙扎求存的苦況,他們命中有喜有悲、有愛有恨。抒情至美的樂章貫穿全劇,使其一氣呵成。《藝術家的生涯》確實是歌劇中的瑰寶,是一部歌頌藝術與愛情的不朽名作。
劇情大綱
巴黎拉丁區,聖誕前夕,四名落魄不覊的窮藝術家,相約到夢梅餐廳晚膳。詩人羅多福因須趕稿,著三友人先往留座。敲門聲響,繡花女咪咪持燭借火,忽感不適而丟失門匙。二人於黑暗中搜索,羅執女手,暢言一己之生涯和夢想。咪咪亦自詳身世。月光之下,互道愛意。
夢梅餐廳門前,人羣擠擁,氣氛熱鬧。詩人介紹繡花女與三友相識。畫家馬切洛的舊相好慕瑟達與新歡歐欽鐸議員到來晚膳。風騷的慕瑟達對畫家實未忘情,施計遣走議員,與馬切洛重拾舊歡。巴黎某關卡旁一間酒館,馬切洛與慕瑟達現受僱其中。嚴冬清晨,咪咪扶病至,向馬切洛哭訴羅多福狂妒難忍。羅亦來見馬,咪咪躲藏一角。羅講述咪咪病勢日危,故欲相離以使她求得較佳歸宿。咪咪現身,向羅惆悵道別,兩人終同意厮守到明春。馬切洛斥責慕瑟達賣弄風情挑逗酒客,慕反唇相稽,與馬分手收場。
詩人與畫家繫念舊愛,無心工作。慕瑟達忽然闖進來,告知咪咪病重暈倒門外,羅急扶咪咪入內。眾友分頭典賣首飾故衣,為咪咪購買暖手筒和藥物。詩人與繡花女獨處陋室中,緬懷昔日歡樂時光。眾友回來,咪咪病入膏肓而逝,羅多福悲痛欲絕。
以下是這次演出的歌劇選段:
- 詩人邂逅繡花女
- 詩人的夢想
- 咪咪的身世
- 月下定情
- 夢梅餐廳歡聚
- 慕瑟達之歌
- 別了,心中不懷怨恨
- 厮守到明春
- 忘不了失去的溫情
- 飛燕回巢
- 愛如深海
演員
₍₁₎ 2/4, 11PM | ₍₂₎ 2/4, 3PM | ₍₃₎ 3/4, 3PM
藝術指導
演前講座
高中生藝術新體驗計劃
https://www.lcsd.gov.hk/CE/CulturalService/ab/tc/aes.php
表演藝術的魅力
從校內到校外,藝術都貫串着同學的生活。
從文本敍事到現場演出,舞台上的每一句對白、每一個台步、每一寸光影,都蘊涵着無形的力量,吸引觀眾細味和反思,從而獲得心靈的滿足。
除演出以外,演藝人員還會走到幕前,透過導賞、座談會、工作坊等延伸活動,分享創作的過程,深入淺出地分析作品的概念與結構。大至戲劇藝術的發展歷史,小至一件道具的象徵意義,都可以是交流探索的內容。同學可以藉着這些活動,了解舞台演出的製作過程,認識表演藝術的不同面貌。
對觀眾來說,現場演出具有無可比擬的吸引力;對演出者來說,台下的參與和掌聲會讓演出更加圓滿。不論是座上客還是演出者,參與表演藝術都能獲得美好的感悟,讓大家變得更加包容,對生活充滿好奇。期望校長及老師繼續支持高中生藝術新體驗計劃,培養同學走進劇場的興趣,讓同學獲得更豐富的藝術體驗。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 轄下觀眾拓展辦事處自2009/10學年推行的「高中生藝術新體驗計劃」,以配合新高中課程的「其他學習經歷—藝術發展」,鼓勵同學走進專業表演場地,欣賞不同形式的藝術節目,豐富學習經歷。
*「高中生藝術新體驗計劃」承蒙教育局支持,謹此致謝。